2023年度上海市航空宇航与力学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上海市宇航学会 2023-11-14 15:01
       2023年11月4日,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同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市航空学会、上海市宇航学会、上海市力学学会联合协办,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研究生会和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研究生会联合承办的“交叉融合、聚力启航”上海市航空宇航与力学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由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博士生论坛与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博士生论坛联合打造。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系主任孙刚教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石成,上海市宇航学会秘书长王林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原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杰研究员,中国商飞试飞中心杨春霞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叶冠林教授受邀作论坛主题报告。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副系主任王盛章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副系主任王盛章教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和举办宗旨,他指出,论坛以“交叉融合,聚力启航”为主题,旨在提供一个高水平的航空宇航与力学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在多领域、跨学科方向上促进各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以促进航空航天与力学领域学科交融与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系主任孙刚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本次论坛在高校航空宇航与力学学科人才培养和研究生学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论坛的发展导向和学生的奋斗方向提出了期望。他指出,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航空航天与力学学科学子应当秉持创新探索的精神,深入交流、交叉融合,唤醒学科发展新活力。孙刚强调,本次论坛突出了高校航空宇航与力学学科的三个导向—学术导向、应用导向、责任导向,希望航空航天与力学学科学子共同思考如何更好致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空航天强国的发展道路。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石成在致辞中强调了举办联合学术论坛的时代背景。他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们国家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航空航天和人工智能是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在此背景下举办联合学术论坛正是为广大学子创造了博采众长、追求卓越的舞台。石成强调,新时代高精尖人才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广大青年要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勇攀高峰,更好地担负起航空航天强国建设的时代责任。
       上海市宇航学会秘书长王林在致辞中强调了高校学术交流的国家战略背景,并表达了上海市宇航学会对此次学术论坛的全力支持。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提到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各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上海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优势,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王林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鼓励同学们热爱本学科,向下扎根、向上发展,努力促进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

       开幕式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原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杰研究员、中国商飞试飞中心杨春霞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叶冠林教授针对各自研究领域作了论坛主题报告。



       陈杰研究员以“航天科技创新方法”为题进行了报告。他在介绍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及其与航空航天专业相关性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从事航天事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并指出了航天学科的文理科交叉融合属性。陈杰强调了原始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将驱动航天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归纳为“需求牵引、技术推动、问题导向”三大驱动力。陈杰认为,工程项目成功的核心除了对物理机理的深刻认识,还应包括对系统工程的应用发展。
 

       杨春霞研究员就“民机飞行试验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报告。她介绍了大飞机飞行试验研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并强调了民机飞行试验的系统工程属性,指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在飞行试验全周期的必要性。杨春霞分析了飞行试验面临的基础学科和技术升级方面的挑战,并结合国际局势提出了下一步民机发展的方向。
 

       叶冠林教授就“土的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进行了报告。他系统介绍了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并举例说明了土的颗粒性和连续性两大重要特征。在本构模型方面,叶冠林在介绍弹塑性本构基础理论和经典剑桥模型的基础上,系统讲解了土体本构方程的三大要素,并分享了剑桥模型的拓展:统一的本构模型。





       每个主题报告分享结束后,到场师生与嘉宾进行了积极互动交流。三位专家的主题报告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前沿,而且使大家对交叉学科领域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启发同学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多看多交流,多学多借鉴,为研究生生涯提交满意的答卷。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与会的研究生围绕力学与新材料、航空航天与人工智能、复杂流动与空天工程、生物医学中的力学、动力学与控制主题在六个分会场进行了全方位的学术碰撞与切磋,分会场上点评老师还就报告学生的演讲内容、表述方式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达到了学科互补的效果,扩大了参会人员的知识面。最终评选出15位优秀报告人。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多所学校的航空航天、力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博研究生参与其中并深度研讨相关议题,论坛报告内容丰富、学生参与面广,对于促进力学、航空航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建设,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增进各大高校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官微
 
 
 
已有557人阅读